学院要闻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要闻 > 正文

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小语种系举办“AI环境下课程作业形式探讨”教研活动

日期:2025-03-17 08:59浏览数:

3月14日中午12点40分在五教113,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小语种系举办了一场以“AI环境下课程作业形式探讨”为主题的教研活动。活动由小语种系主任陈娟老师主持,小语种系全体教师参加。此次活动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小语种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,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。本次活动通过教师们的分享与交流,展示了如何将AI工具融入课程作业设计,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、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。这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,也为未来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。

在教研活动中,各位老师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内容,分享了各自在AI融合作业设计中的实践经验。总体来看,教师们的分享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首先,AI技术在语言知识巩固与技能训练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。例如,邓然老师以《西语跨境电商》课程为例,展示了如何带领学生使用GPT、即梦等AI工具结合视频剪辑软件制作产品宣传视频的过程,作业形式新颖且实用。张望成老师以《基础西班牙语》为例,引导学生使用AI生成情景图片,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言知识。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,还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。其次,AI在跨学科融合中的应用也备受青睐。例如,陈娟老师以《商务日语》课程为例,分享了让学生利用AI做出价格谈判交涉需考虑的因素的思维导图。案例中呈现了详细的作业要求、评价模式及标准,并展示了学生的作业成果。张赡之老师以《日本概况》课程为例,引导学生使用AI工具结合数据分析软件,搜索并展示经济发展规律,再通过视频剪辑软件生成说明视频。这种作业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,还提升了他们的信息整合与技术操作能力。此外,AI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。例如,曲迪老师以《商务日语视听说》的机场接机情景会话为例,探讨了通过AI生成虚拟现实(VR)情景视频,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语言学习体验,从而提升他们的听说能力和情境应对能力。还有杨龙辉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,通过AI生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会话场景,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差异。

此次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作业设计中的多样化应用,还体现了教师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。例如,姚泉老师分享了《基础日语》课程利用AI工具生成课前预习材料,并通过设计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;林婷婷和金丙珉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,设计相应难度的作业,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学有所获。此外,AI技术在辅助教师设计作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例如,李娜老师利用AI生成习题并形成习题库,既提高了作业设计的效率,又保证了作业的质量。这些实践充分表明,AI技术不仅能够丰富作业形式,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。

通过本次教研活动,教师们对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理解,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。展望未来,我们将继续探索AI技术与小语种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。我们相信,AI技术将在小语种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。

编辑:桂艳玲陈娟

一审、一校:董璐丹

二审、二校:曾望

三审、三校:姚佩芝

上一条: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召开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

下一条: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召开2025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

【关闭】